近年来,乡村旅游项目落地难的问题一直受到大家的重视和关注,用地保障问题是制约项目落地的瓶颈,按照传统供地方式,乡村旅游项目由于占地较大,用地多,容积率低,政府供地紧张,以及农转用、占补平衡指标等问题难以落地。近年来,已经有一些地区采取点状用地方式解决乡村旅游项目用地保障难题。
在国家及各地方政府不断地探索改革创新路径中,部分地方在“旅游用地”上的试点和推广取得了较大突破,“点状用地”成为较为实用的创新路径。那什么是“点状用地”呢?点状用地对如何促进乡村旅游?
01
“点状用地”的概念
在城镇开发边界以外,不适合成片开发建设的地区,根据地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、区位条件和发展潜力,结合项目区块地形地貌特征,依据建筑物占地面积等点状布局,按照建多少、转多少、征多少的原则点状报批,根据规划用地性质和土地用途灵活点状供应。
传统用地方式是按立项审批规模来供地,供应的土地全部按建设用地管理。“点状用地”创新了用地方式,办理农用地转用、土地征收手续。
点状用地有很多优势,例如,政府管控能力加强,租赁为主的用地方式令旅游活动空间和环境空间界定清晰,最大化避免土地指标的浪费,便于对整个项目的旅游产品和体验品质加以整体把控;保障项目用地,可以结合旅游项目建设类型的特点,因地制宜保障项目建设用地和环境用地的均衡配搭;简化用地审批流程,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或用地法规进行简化操作,使项目审批相对便捷。
点状用地不仅极大地减少了土地占用指标,解决了项目用地问题,还减轻了投资方的资金压力。同时点状用地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。利用这种供地新模式,项目在低丘缓坡中修建起来,并严格按照点状供地面积等量开发,对未纳入建设用地开发的部分作为生态保留用地,尽量避免对周边生态林地的占用。实际效果是,一栋栋建筑与周边的绿荫融为一体,置身其中,青山绿水,触手可及。
02
“点状用地”更适合乡村旅游
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、居民收入增加、消费升级加快,用于旅游的花费越来越高,旅游消费将成为一种刚需,大众旅游时代将全面来临。目前,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,产业规模持续扩大,产品体系日益完善,市场秩序不断优化,旅游及相关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。
根据文旅部发布的《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监测报告(2019年上半年)》显示,2019年上半年全国乡村旅游总人次达15.1亿次,同比增加10.2%;总收入0.86万亿元,同比增加11.7%。截至2019年6月底,全国乡村旅游就业总人数886万人,同比增加7.6%。
乡村旅游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,各大旅行社也纷纷开辟新的乡村旅游产品,农家乐、民俗村、古村落、乡村度假村等特色产品层出不穷。很多乡村旅游项目,出于环境和景观营造的角度,设施比较小型且分散,如果套用城市建设的成片用地方式,一则浪费,二则成本高,故而用点状供地更符合实情。
第一,在乡村休闲项目中,传统整片式供地方式,由于项目占地较大,用地多,容积率低,政府供地紧张,以及农转用、占补平衡指标等问题,使得项目难以落地。
第二,乡村旅游项目设施设计多为小型且分散,按传统的成片用地的供给方式,会造成很大的土地浪费,对于开发商和政府双方而言都不划算。
第三,传统供地方式对资金要求过高,乡村旅游项目资金回报期又较长,点状供地更符合现实情况,有利于乡村休闲项目的发展。
第四,点状供地更有利于盘活土地资产。几乎每个项目都会留下“土地边角料”,点状供地可将这些土地推向市场,盘活土地再利用,释放土地管理压力,及时回笼土地成本,适当补充财政性收入。
第五,按照之前的经验来看,资本下乡的投资商,更多的是和村集体或者村民打交道、做生意,因此不可避免的出现抵押融资困难、农户毁约等问题,和村民的纠纷也常常使项目半途流产,而点状供地则通过先进行转为国有建设用地,后通过公开出让方式获取,因而所建项目具有产权,避免了和村民产生纠纷的问题,确保了项目投资的可靠性。